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将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招生人数
2013年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含专业学位)规模暂定22人,准确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计划数为准;各专业最终招生人数将视各专业的上线人数作适当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研究生。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7、同等学力考生还应达到以下学业要求:①一般不能跨专业门类报考;②须进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出具成绩单或其他相应证明;③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所报考专业的学术论文(CN刊物正式发表)1 篇(含1篇)以上。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五)身体健康。
三、报名时间、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报名时间及相关事宜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四、考试
初试日期:以全国统一初试时间为准
初试科目:详见2013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合格的考生才能进入复试。复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内容另行通知。
五、学制、招生类别及学费
(一)学制:科学学位研究生实行以三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专业学位一般为两年。
(二)招生类别:全脱产与在职攻读两类,在职攻读不享受三助奖学金。
(三)学习期间的培养费按省发改委批准的标准收取,教材费按实收取。
六、相关政策说明
(一)2013年我校继续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行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以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动态奖助体系,实施新的奖学金制度。奖学金分为学业奖学金和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奖学金。第一学年的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奖学金在录取时确定,以后每学年评定一次。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三类:A类免交全额学费,占70%;B类免交半额学费,占15%;C类自筹学费,占15%。全脱产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分为三等,获奖面达85%。一等奖学金5000元/年,占10%;二等奖学金3000元/年,占60%;三等奖学金1000元/年,占15%。研究生在学期间还可申请5000元/年、4000元/年的助教奖学金和助管奖学金。学校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其中学校专项部分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用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此外,学校还设立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具备科研潜质和创新思维的全脱产科学学位研究生,根据科学研究需要可向学校申请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
(二)积极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优先接受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的推免生,推免生经初审、复试合格者,可享受我校硕士生的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奖学金。
七、注意事项
1、考生请在网上准确、详细填报本人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否则将会影响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的准确及时邮递。
3、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八、联系方式
E-mail:zdtygyj@163.com 网址:http://gs.peczzu.edu.cn/
联 系 人:郭老师
联系电话: 0371-63631076
竭诚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院研究生!
2013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
指 导 教 师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 注 |
011体育学院(63631076) |
|
22人 |
|
|
|
|
|
|
|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
1、01方向 |
01体育教育心理学 |
周毅刚 |
|
英语一③637体育学专业基 |
复试《普通 |
02体育史学 |
魏 真 |
|
础(二)(运动生理学、教 |
心理学》和 |
03 体育伦理与管理 |
李宏斌 |
|
育学、体育心理学) |
《体育社会 |
04体育生态化研究 |
李宏斌 |
|
|
学》。02方 |
|
|
|
|
向复试《体 |
|
|
|
|
育史》和《 |
|
|
|
|
体育社会学》 |
|
|
|
|
03、04方向 |
|
|
|
|
复试《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管理学》 |
|
|
|
|
2、同等学 |
|
|
|
|
力或跨学科 |
|
|
|
|
者加试: |
|
|
|
|
《体育概论》 |
|
|
|
|
和《运动训练 |
|
|
|
|
学》。 |
|
|
|
|
3、拟接受 |
|
|
|
|
推免生1人 |
|
|
|
|
|
|
|
|
|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
1、01方向 |
01体育教育原理与方法 |
何祖新 |
|
英语一③637体育学专业基 |
复试《学 |
02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柴建设 |
|
础(二)(运动生理学、教 |
校体育学》 |
03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冯 燕 |
|
育学、体育心理学) |
和《体育社 |
04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陶 璋 |
|
|
会学》。02、 |
05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刘 杰 |
|
|
03、04、05、 |
06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张 原 |
|
|
06方向复 |
|
|
|
|
试各方向专 |
|
|
|
|
业理论、技 |
|
|
|
|
术和《运动 |
|
|
|
|
训练学》。 |
|
|
|
|
2、同等学 |
|
|
|
|
力或跨学科 |
|
|
|
|
者加试《体 |
|
|
|
|
育概论》和 |
|
|
|
|
《运动训练 |
|
|
|
|
学》。 |
|
|
|
|
3、拟接受 |
|
|
|
|
推免生1人 |
|
|
|
|
|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
1、复试 |
01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胡玉玺 |
|
英语一③637体育学专业基 |
专业理论、 |
|
|
|
础(二)(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心理学) |
技术和《中国武术史》。 |
|
|
|
|
2、同等学 |
|
|
|
|
力或跨学科 |
|
|
|
|
者加试《体 |
|
|
|
|
育概论》《 |
|
|
|
|
运动训练学》 |
|
|
|
|
3、拟接收1名推免生。 |
045201体育教学 |
|
|
|
|
01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
周毅刚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
1、体育教学复试《体育教学论》及专项技术、运动训练复试专项理论及技术、社会体育指导复试《体育社会学》及专项技术。 2、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者加试《体育概论》。 各专业招生计划参照前2年录取人数拟定,最终招生计划将根据各专业一志愿上线人数调整。 |
|
魏 真 |
|
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运 |
|
何祖新 |
|
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 |
|
柴建设 |
|
动训练学) |
|
冯 燕 |
|
|
045202运动训练 |
陶 璋 |
|
|
01运动训练专业学位 |
刘 杰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
|
张 原 |
|
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运 |
|
胡玉玺 |
|
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 |
|
李宏斌 |
|
动训练学) |
|
|
|
|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 |
|
|
|
01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 |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
|
|
|
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运 |
|
|
|
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 |
|
|
|
动训练学) |